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就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答记者问
来源:国家发改委官网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0-12-25 | 4166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球化创业类双创示范基地侧重于深化开放创新合作,按照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全球创新城市、跨国企业等共建国际化的创新创业平台,深化人才合作、创新合作、创业合作、产业合作,培育创新创业国际化品牌。

问题三:目前,双创示范基地已达212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于下一步抓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有什么考虑?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聚焦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大力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创业就业的重要载体、融通创新的引领标杆、精益创业的集聚平台、全球化创业的重点节点,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改革示范。结合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组织双创示范基地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制度、营造有利于创业投资发展的制度环境等方面开展改革探索,树立一批深化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改革的示范基地标杆,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并在全国推广。

二是强化分类施策。围绕创业就业、融通创新、精益创业和全球化创业四个方向,推动前两批双创示范基地调整优化功能定位,朝特色化、功能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依托不同类型的双创示范基地开展不同的双创活动,承担不同的双创任务和项目,给予差异化的政策引导,强化各自功能发挥。

三是强化政策激励。按照国务院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有关部署,对工作成效明显的示范基地,在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方面予以重点倾斜。推动双创示范基地与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对接,与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任务对接,形成政策叠加效应。

四是强化动态调整。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指导,健全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对双创示范基地的运行监测和绩效评估。建立健全双创示范基地分类评价体系,按照总量控制、动态平衡的思路,定期组织考核评价,对工作组织不力、示范效应不明显的双创示范基地,及时商有关部门予以调整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