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更新完善教育领域设施装备。以提升院校教学能力为指引,推动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天水市卫生学校、天水农业学校等职业院校更新现有教学和信息化设备,实现教学和实训场所装备数字化、智能化。支持职业院校在教学科研领域引入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更新仪器设备,完善科研实践平台。到2027年,市内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活力大幅提高,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高职高专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4000元,中小学按照各学科教学仪器配置标准配备。(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发展改革委)
6.补齐医疗领域设备短板。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机构装备更新、医疗机构病房改造提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积极探索前沿医疗装备技术科研与应用。推动医疗机构病房改造提升与设备更新,加强病房适老化、便利化改造,有序推动4人间及以上病房改造为2-3人间,适当增加单人间比例,改善医院现有供电、消防等安全保障设施,加快淘汰更新功能不全、性能落后、无法维修、影响安全的医用设备,逐步提高医院病房标准。推动智能、新型医疗装备应用推广和信息化设备更新升级,拓展医疗健康数字化应用场景。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对DR、彩超、全自动生活分析仪等设备“应配尽配”。到2027年,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装备配置达标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
7.推进文化旅游设施更新提升。聚焦文旅场所节能降耗、安全生产、产品业态、游客体验等重点领域,重点开展索道缆车、游乐设备、演艺设备等更新改造。积极融入“一平台、一中心、三体系、三朵云”智慧文旅总体架构,综合运用先进数字技术,打造智慧景区、智慧博物馆、智慧展览馆等数字化体验场景。推进全市文艺院团、图书馆、文化馆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设备更新,提升公共文旅设备升级改造,精细化服务群众。实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到2027年,完成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全市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实现数字化、智慧化,重点酒店、民宿、乡村旅游基本实现智慧化。(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大数据中心)
(二)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8.积极开展汽车以旧换新。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上汽车以旧换新支持政策,积极组织汽车销售企业开展促销活动,办好各类汽车展销会,拓展新车消费空间。简化购车登记、汽车更新等办事程序,推广汽车消费线上线下申办业务登记“一站式”办理。实施绿色出行“续航工程”,加快居住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货运枢纽等重点区域充电桩建设。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对已达到强制报废标准和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车辆,限期注销作废;对临近报废的老旧机动车,鼓励车辆所有人向有资质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交售报废车辆;鼓励报废回收企业开展上门收车等服务。加强新能源汽车流动维修站、农村维修点等设施建设,提升售后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
9.支持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电商平台、家电流通和回收企业等各方作用,支持开设线上线下家电以旧换新专区。通过政府支持、厂家让利、经销商优惠等措施,支持家电销售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享绿色家居焕新季”等促销活动,落实绿色智能家电购买优惠政策。促进智能冰箱洗衣机空调、超高清电视以及智慧厨卫、智能安防、智能办公、智慧康养等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实施家电售后服务提升行动,培育售后服务示范企业。加快实现家电家具回收服务城区全覆盖,配套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回收效率。(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
10.引导家装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家装市场供给质量,鼓励家装企业推出更多高品质、个性化、定制化家装,推广智能家电、集成家电、功能化家具等产品,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费。采取政府支持、企业促销等多种方式,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局部升级改造、加装采暖设备等。鼓励县区和相关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开展以旧换新、旧房装修等优惠促销活动,引导消费者开展旧房装修和厨卫等局部改造换新。探索住房“以旧换新”模式,帮助居民卖旧买新、缩短旧房出售周期,提高楼市活跃度。(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
11.持续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体系。科学布局社区回收点前端投放、街道中转站枢纽回收、县区分拣中心末端分拣的全链条三级回收体系。引导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特许加盟、兼并合作等方式布局回收网点,扩大回收网络覆盖面。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废旧产品回收体系建设。支持各类回收企业与物业、环卫、资源利用等单位和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形成规范有序的回收利用产业链条。引导回收企业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全链条回收追溯系统。以消除生态安全隐患、提高拆解效能为方向,推动报废机动车拆解领域设备更新和改造提升。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支持废旧产品设备线上交易平台发展,推广运用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互联网媒介,畅通网上预约、在线估值、上门回收等渠道。到2027年,力争全市建成1个废旧产品集中分拣中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供销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