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高物流体系韧性。依托兰州、酒泉等国家物流枢纽设施,布局建设应急物流枢纽。加快交通物流设施应急功能改造,完善骨干物流通道多向调运功能,提高设施修复和通道抢通、保通、复通能力。以医疗、煤炭和应急保障企业的物流资源为依托,发挥好区域性应急物流的重要载体作用。开拓多元化物流通道,做好应对物流中断的预案,有效防范能源、粮食和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产品断供风险。加强城乡末端通行管理,保障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以及饲料、农资等稳定供应。强化应急物流体系对产业备份系统的支撑保障,提升产能储备投产转化、快速转运能力。(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粮食和储备局)
五、增强交通运输流通承载能力
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多层级网络覆盖水平,优化运输组织模式,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增强交通运输对现代流通的支撑作用。
(一)提升综合立体交通网流通功能。
1.强化骨干运输通道能力。深入落实《交通强国甘肃方案》和《甘肃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有序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建设和交通繁忙路段、共线路段扩容改造,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完善我省“丝绸之路”“西部陆海”“宁甘青”3条主廊道和兰州—平凉—庆阳—延安、银川—庆阳/平凉—西安、延安—庆阳—平凉—天水—陇南—九寨沟—成都、乌力吉—武金张经济圈—西宁、策克口岸—酒嘉、马鬃山—敦煌—格尔木6条主通道,加快构建完善“三廊六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增强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流通保障能力。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合理把握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比例关系,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大力推进大宗物资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
2.优化城市群都市圈交通网络。加快推进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完善城市群铁路、民航、快速公路网络,构建便捷高效的城际交通网,提升城际客运服务品质。推进兰州都市圈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以兰州市主城区为核心,推动与兰州新区、白银、定西、临夏等周边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持续增强兰州市的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推动城市过境公路外绕段建设,推进客货高效分流,加强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出入口等高效衔接,加快瓶颈路段升级、打通待贯通路段。兰州都市圈1小时通勤(达)网络进一步完善,酒嘉、天水都市区和平庆联合都市区内市级行政中心与主要县级行政中心实现1小时通达;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主要毗邻城市间实现2小时通达;兰州主城区至省内其他市(州)和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中铁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3.完善城乡融合交通网络。统筹城乡交通网络整体布局和一体建设,为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提供基础支撑。重点补齐县城交通网络短板,强化县域流通承载能力,推进市政道路、农村公路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等衔接联通,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贯通衔接、提质升级,加快构建高效连通城市、广泛覆盖城乡、各等级道路有效衔接的畅达普惠公路网。加快推进G247、G248、G309、S106、S216等普通国省道待贯通路段建设和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逐步消除断头路、瓶颈路。积极实施城镇过境段升级改造,逐步分离过境交通、出入境交通和城市交通,缓解、消除相互间的干扰影响,提升城市周边路网运行效率。加快实施高速公路“开口子”等拓展工程,通过在既有高速公路科学增设出入口、连接线、互通立交及服务区等,提升高速公路利用效率,提高高速公路网络覆盖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和拓展高速公路服务沿线重要经济节点、行政节点的能力。加快既有综合客运枢纽功能改善和整合提升,依托在建、新建铁路站场、机场候机楼等交通设施,新建中川机场T3航站楼综合客运枢纽、续建酒泉南综合客运枢纽等现代综合客运枢纽,加强枢纽内外不同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推进农村公路向进村入户倾斜,加快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确保能通全通、宜通快通。完善通村公路与村内主干道衔接。有序推动农村联网路建设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提高农村公路节点连通度和等级水平。以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设为重点,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骨干网络,加快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其他交通方式衔接。(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中铁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民航甘肃监管局)
(二)提高交通运输组织和服务水平。
1.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积极依托重要物流枢纽,发挥不同运输方式比较优势,提升组合效能,发展规模化、网络化多式联运。积极推动城市枢纽节点建设,优化完善公路客货枢纽布局,增强公路与铁路、机场、城市公交等的衔接转换水平,加强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聚焦兰州国家级陆港型物流枢纽和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酒泉国家级陆港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构建多层次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推动枢纽与城市综合一体开发,促进枢纽经济发展。推动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物流园区建设,加强重点枢纽集疏运铁路、公路及联运换装设施建设,推进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按照货运“无缝衔接”的目标,重点建设兰州新区跨境电商物流园、酒泉海涛物流园等具备多式联运功能以及线上线下结合、干支衔接的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服务于省内重要经济开发区。加大对多式联运龙头骨干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资本合作、资源共享等方式,整合当地清关、货代、运输、仓储等资源,积极拓展国内外地面网络,提高“一站式”物流服务能力。依托多式联运企业,推动建立全程“一次委托”、运单“一单到底”、结算“一次收取”的多式联运服务方式。(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兰州海关、民航甘肃监管局)